Official Packages

RSS Feed
gammaray 3.2.0-2 x86_64
neko 2.4.1-1 x86_64
fop 2.11-1 any
smlnj 110.99.8-1 x86_64
strawberry 1.2.11-1 x86_64
kotlin 2.1.21-1 any
plasma-meta 6.4-1 any
gamescope 3.16.9-1 x86_64
firefox-developer-edition-i18n-zh-tw 139.0b9-1 any
firefox-developer-edition-i18n-zh-cn 139.0b9-1 any

Update your mirrorlist

AUR

RSS Feed
terminal-rain-lightning  
clash-nyanpasu-nightly-bin  
pixi-editor  
bmk  
neodlp  
wlroots-0.19  
onelab  
linux-cjktty  
linux-cjktty-headers  
synx  


更多...

  • 近期文章
  • 归档
  • 其他操作




  • 欢迎来到 Arch Linux 中文社区

    Arch Linux是一个轻量的、灵活的Linux发行版,遵循K.I.S.S.原则。

    目前我们有专门为x86_64架构优化的官方软件包。作为官方软件包的补充,我们还有一个社区维护的,数量和质量每天都在增长和进步的软件源

    我们强大的社区热情而乐于助人,同时我们以能够用自己的技术能力使用Arch并作为Arch的主干力量而自豪。请查阅我们的论坛邮件列表来加入我们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Arch的信息,可以看一看我们的Wiki

    Learn more...

    RSS Feed

    最新文章

    2012.07.15 版安装镜像已发布

    2012 年 7 月 22 日

    Arch Linux 发布了包含最新系统快照的 ISO 镜像,请到这里下载。

    最大的变动是,镜像不再提供 AIF(the Arch Installation Framework,Arch 安装框架),即不再使用之前的菜单导航式安装程序。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简单的安装脚本。我们需要更多新的文档来指导新手,欢迎您参与 Arch Wiki 的编辑工作。

    从今以后,安装镜像会被签名,建议使用前进行签名验证。在 Arch Linux 中,使用 pacman-key -v .sig 验证签名。

    • 启动时,pacman 密匙环(keyring)会自动初始化。因此,在安装过程和新系统中,无需配置即可使用软件包签名认证。
    • 我们不再像之前那样提供六个不同镜像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支持 i686 和 x86_64 双平台的镜像,通过完成安装。镜像不包含 [core] 仓库。
    • 计划以后每月提供 ISO 快照。
    • 可以通过 PXE 直接启动进安装镜像。注意,使用此方法无法验证 PGP 签名!
    • 参见 README 文件,了解更多 archiso 相关的选项和新特性。

    AIF 被移除的原因是缺乏维护。当然,我们也希望热心用户来开发它,帮助它重新达到实用标准。

    GRUB legacy 停止支持

    2012 年 7 月 20 日

    GRUB 2.x 已经移动至 [core] 仓库。随着这次变动,GRUB legacy (例如 0.9x 版本)不再受支持,目前已经移动至AUR。

    即使 GRUB legacy 不会从您的系统中移除并且会继续正常发挥作用,您仍应当考虑升级到 GRUB 2.x 版本,或者另外一个受支持的引导加载器。

    请参考 GRUB wiki 页面 以查看更多关于 GRUB 版本 2.x 的安装细节。

    /lib 目录改为指向 /usr/lib 的软链接 (附常见问题解答)

    2012 年 7 月 15 日

    所有 Arch 软件包都已将 /lib 目录中的文件移入 /usr/lib ,现在要把 /lib 更改为指向 usr/lib 的链接。此次升级时,pacman 很有可能检测到 /lib 文件冲突。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:

    pacman -Syu --ignore glibc
    pacman -Su

    千万不要--force 强制更新。

    如果这样还是不行(出现依赖关系错误,依然有 /lib 文件冲突),请参照该文操作(下面有简单翻译)。

    (more…)

    filesystem 升级 – 需要人工干预

    2012 年 6 月 8 日

    Tom Gundersen 写道:

    由于 filesystem-2012.6-2,文件夹 /var/run 和 /var/lock 将会被分别替换成到 /run 和 /run/lock 的符号链接。

    大多数系统上已经是这种情况了,因为 initscripts 在系统启动是就会创建那两个符号链接。然而, 这些符号链接没有被任何包所有,这也就是我们这次升级所要解决的问题。

    如果这两个符号链接已经在你的系统上(大多数人都应该是这样),你只要简单地运行:

    # pacman -Syu --ignore filesystem && pacman -S filesystem --force

    否则,如果 /var/run 或 /var/lock 是目录(比如,你在用 systemd 且从来没有用 initscripts 启动过系统),你需要在升级前删掉这俩目录。由于程序运行是会用到这俩目录,我们建议您在这么做之前先关掉任何相关的后台任务。

    # rm -rf /var/run /var/lock && pacman -Syu && reboot

    请注意:通常情况下,我们强烈建议不要使用 --force 参数,因为它是不安全的。然而在这个特殊情况下,它是安全的,且建议您个不要自己删除 /var/run 或 /var/lock

    最后,使用 linux-3.4 之前版本内核的用户在升级 filesystem 时会得到一个关于 /sys 权限的警告。这没什么好担心的,因为在 linux-3.4 中它的权限将会成为 555,这次升级在 filesystem 包中反映了它。

    让 pacman 验证包

    2012 年 6 月 5 日

    Gaetan Bisson 写道:

    最近6个月,当我们正在搞定我们公钥基础架构细节的时候,pacman 的包验证功能在默认情况下被关闭了。

    在 pacman-4.0.3-2 中,它们终于又被开启;当你升级的时候,你会被提示运行:

    pacman-key --init
    pacman-key --populate archlinux

    这两条语句将为 pacman 设置一个本地密钥环,并填入验证官方包所需的数据。这包括5个用来验证 Arch Linux 打包者(开发者和受信任的用户)的主密钥,这样你就不用知道谁加入或离开了打包大军的队伍:你只要一次性验证好那五个主密钥就行了。“populate”命令会叫你去验证这五个主密钥的;请细心检查这些密钥的指纹,看看它们是否与我们网站上公布的指纹相符合。

    然后,把你的 pacman.conf 和 pacman.conf.pacnew 合并,也就是说,通过设置 SigLevel 选项开启包验证,这样你应该就能正常使用它了。

    欲知更多关于 pacman 开发和 archlinux 密钥环的细节,请看 Allan 和 Pierre 的博客中的相关文章。

    通知:163软件源损坏

    2012 年 6 月 1 日

    由于硬件故障, 部分源暂时停止服务, 我们正在努力修复中. 请见谅!

    以下是受影响的源列表

    • qomo
    • tinycorelinux
    • plf
    • archlinux
    • fedora
    • debian-cd
    • openSUSE
    • rpmfusion
    • mandriva
    • kdemod
    • gentoo
    • slackware
    • debian-archive

    systemd-tools 替代 udev

    systemdudev 的上游已经合并。我们将继续在单独的包里分别提供它们。但是,为了将一切保持简单,udev 将不再是 systemd-tools 的一部分。这个包还包含了其他几个独立的,无需依赖 systemd 即可运行的工具。精明的读者将会注意到这意味着完整的 systemd 已经被包含在了 [core] 仓库中。

    请在提示时选择使用 systemd-tools 替换 udev。如果您同时也升级了 linux 包,您可能会看到在创建 initramfs 之时报告 udev hook is not found 错误。升级完成之后,请重新执行 ' mkinitcpio -p linux ' 来保证为新安装的内核创建了一个正确的可启动的镜像。

    Linux 3.4版核心创最短开发周期

    2012 年 5 月 25 日

    Linux Kernel 3.4主要增加对新一代绘图处理器(GPU)的支持,以及档案系统效能的提升。此次Linux Kernel从3月19日发布3.3版到5月20的3.4版仅花费两个月的时间,是有史以来版本更新速度最快的一次。Linux创始人Linus Torvalds宣布,经过两个月的顺利开发,Linux Kernel已经从3.3版升级至3. 4版。新版本主要功能包含支持新的图形处理器(GPU)、提升档案系统效率及一个新的安全模块。

    Linux Kernel 3.4增加支持nVidia GeForce 600(kepler)、AMD Radeon 7000 GPU及Trinity APU等新一代图形处理器(GPU),连Intel准备用于移动设备的Medfield图形处理器也在支持范围内。并改善新一代档案系统BTRFS的速率,达到每秒可以开设170个档案,一般Linux系统预设使用的ext4档案系统则只能达到每秒110个。

    Linux Kernel 3.4把安全模块Yama(阎王)纳入核心,而且还新增了数种功能,例如限制个别程序不能看到其它程序所使用的内存状况。

    新版核心还有一个特别的x32 ABI(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),提供64位系统中执行32位应用程序所需的接口,例如在64位系统中的程序可以使用32位内存寻址、C语言模式所用的32位数值等。

    Linus Torvalds认为,与其它版本的开发过程比较,此版本开发过程非常顺利,但也可能只是缺乏重大破坏性的事件。他期望下个版本也可以如此顺利的完成。

    此次Linux Kernel从3月19日发布3.3版到5月20的3.4版仅花费两个月,是有史以来版本更新速度最快的一次。若不是Linus Torvalds额外增加了一项测试,还可以再缩短一周的时间。

    netcfg 2.8.2 发布

    2012 年 5 月 17 日

    netcfg 2.8.2 已经进入[core]。距离上次netcfg的更新已经有6个月,所以本次更新有不少变化。以下是简要信息。

    • 配置信息已经移出 rc.conf 。请将您的配置文件移动到 /etc/conf.d/netcfg
    • -old, -dbus-iproute 结尾的 Connection Types 已经不再使用。请移除这些后缀,如果您还保留着它们:您已不再需要它们了。
    • Systemd 现已支持单配置文件,多配置文件,自动有线连接和自动无线连接。
    • 基于您基本的wifi需求,您现在可以使用附带的 wifi-menu 工具。这是一个基于对话窗口的连接助手,灵感来源于 wifi-select
    • 断开到一个接口不再使用 -i 来完成。新的参数是 -D 。重新连接到接口可以通过 -R 来完成。
    • 一个新的连接类型:PPPoE

    完整的changelog在 http://projects.archlinux.org/netcfg.git/tree/NEWS?id=2.8.2

    Wiki还没有包含所有的改变,请帮助我们更新Wiki页面!

    PHP升级至版本5.4

    2012 年 5 月 10 日

    PHP已经升级至主版本5.4。上游的changelog在  php.net/ChangeLog-5.phpphp.net/migration54 是一个详细的升级至5.4的向导。另外,一些打包的变化如下:

    • Suhosin补丁和扩展已经被移除。关于这个决定希望了解更多请移步 pierre-schmitz.com/php-5-4-1-in-suhosin-out/ 。如果您之前使用了suhosin扩展,请在升级至5.4之前移除,因为5.4不再兼容sohusin扩展。
    • 请注意扩展API已经更改。如果您正在使用任何没有收录到我们仓库的第三方扩展,您至少需要重新编译它,或者升级到一个兼容的版本。
    • json模块已经被编译进PHP本身,因此,请在您的php.ini文件中移除extension=json.so 
    • 使用libvpx库编译了带有webp支持的gd库。

    请确定您已将新版的配置文件和您本地的配置文件合并;或者更简单:按照您的需求调整新版本的php.ini文件。如果在使用APC扩展的时候报告了任何错误,您可以尝试安装已经被添加到仓库里的php-xcache包。

   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:特别地如果您正在使用旧版本的的脚本程序,请确定它们不依赖类似于”Safe Mode”或者”Magic Quotes”这样的功能。随着这些功能在新版本中被移除,升级到PHP 5.4将会引起严重的安全漏洞。

    « Newer PostsOlder Posts »


    © 2012-2025 Arch Linux Chinese Community | Arch Linux 中文社区
    GNU FDL 1.3
    Original designed by Archlinux.org · XHTML · CSS · RSS
   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| Server by RivenCloud
    The Arch Linux name and logo are recognized trademarks by Judd Vinet & Aaron Griffin. Some rights reserved.